11月10号下午,“劳动创造幸福:国际艺术交流展”——安尼施·卡普尔个展在太庙艺术馆开幕。开幕式由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苏新平主持,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太庙艺术馆名誉馆长范迪安,英国驻华大使馆副大使司徒娜,中央美术学院理事天鸿集团总裁柴志坤,艺术家安尼施·卡普尔致开幕辞。北京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韩世春及相关业界名家、领导出席了开幕式。
本次展览主办单位为北京市总工会、中央美术学院,由太庙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联合主办,支持机构为中鸿创艺(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里森画廊、常青画廊与英国文化教育协会。此次展览是安尼施·卡普尔在中国的首次个展,展览呈现艺术家横跨35年的重要艺术创作。
安尼施·卡普尔是在国际当代艺术界享有盛誉的艺术家,是融古今、贯东西的典范,他的作品在国际艺术大展中频频亮相,引人注目。太庙艺术馆享殿内展出一系列不锈钢作品,享殿中庭的位置放置着艺术家在概念上最具视觉冲击力的一组相互呼应的不锈钢作品《S曲线》(2006)和《C曲线》(2007)。《S曲线》是两片大型不锈钢无缝连接形成的“S”形雕塑,而《C曲线》则是一整片巨大的弧形不锈钢,两件艺术品两侧的凸面与凹面,则分别直映与倒映出周围的景象。围绕着这些作品的是另一组艺术家的重要不锈钢雕塑作品,包括《斯塔夫》(2013)、《非物体 (尖顶)》(2008)、《非物体 (门)》(2008)。这些作品通过对空间的反射和折射皆呈现了颠倒的映象,将观众融于周边的建筑与环境中,挑战观者的感知体验。
享殿两侧的配殿展区中展出艺术家重要的颜料雕塑。艺术家对颜料的运用是有许多开创性的作品,凭借富有创新性的颜料系列《1000个名字》(1979-1982)名声鹊起。这个系列表现了印度教之神毗湿奴的1000个名字,并暗指这些作品不仅拥有超越物质本身的超凡力量,而且属于一个艺术之外的更大的领域。延续此系列的其他颜料雕塑作品,包括蓝色的《天使》(1990)和多形多色的《反射红色的一个私密部分》(1981)都会出现在此次的展览中,绚烂多姿的作品将充盈着古老的建筑空间,不同的形状与突起迷惑着观者的双眼。
当代最具代表性和国际影响力的艺术作品,与宏伟的建筑与600年历史的太庙进行前所未有的对话,让中国观众在本土文化基础上放眼世界,在太庙场域中体验古今对照,中外交流的文化享受。本次展览将持续到12月28日,期间太庙艺术馆面向全市工会会员发放免费参观券进行免费观展活动,展览期间将不定时举办公共教育活动,请大家持续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活动资讯。(了解活动详情或报名也可登录12351职工服务网)
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徐冰,中央美术学院副书记王少军,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中国区主任包迈岫(Matthew Burney),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文化及艺术参赞莫睿(Rehana Mughal)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子康,太庙艺术馆执行馆长、中央美术学院协同创新办公室主任岳洁琼,太庙艺术馆执行馆长、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党委书记兼主任李鹏,红砖美术馆馆长闫世杰,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馆长田霏宇,今日美术馆馆长高鹏,深圳当代艺术馆与规划馆馆长颜为昕,中国青年出版社社长郭光,伦敦里森画廊策展总监格雷格·赫尔提(Greg Hilty),常青画廊亚历克斯·格斯戴尔(Alex Logsdail),雅昌文化集团董事长万捷,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集团执行副总裁姚项军,798文化创意产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彦伶等业界名家、领导共同出席了开幕式。